继张召忠之后,高志凯接任战忽局长,但两人风格迥异
说高志凯在印度门口放了一把火,告诉他们永远进不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。这很容易让大网友想起另一个人,局座张召忠。
说高志凯在印度门口放了一把火,告诉他们永远进不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。这很容易让大网友想起另一个人,局座张召忠。
二战中,美国海军丢了多艘航母,比如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,被日本飞机和潜艇干掉过,损失惨重,但那时候是常规动力,修复或重建还能跟上节奏。现在的核动力航母不一样,技术门槛高,造价上百亿美元,每艘服役都得几十年。
近日,他在北京平谷的“近光讲堂”给同学们带来了开学第一课,主题是“铭记抗战历史,认清世界战略格局”。
近日,他在北京平谷的“近光讲堂”给同学们带来了开学第一课,主题是“铭记抗战历史,认清世界战略格局”。
“有人问我,搞这么大阵仗,是不是在吓唬人?”视频里,张召忠笑着推了推眼镜,眼神却陡然严肃,“我说,你错了——我们展示的不是利刃,而是盾牌。是告诉世界,中国人有能力守护自己的饭碗,也能守住天下的公道!”
张召忠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局的局长,也担任过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所长、海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等职务。在中国军事文化里,职务常与个人称呼紧密相关,所以其下属、同事等出于对其职务的尊重,亲切地称他为“局座”,之后这个称呼在海军内部逐渐流传开来。
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完成了?很少有人想到这样的技术这么快用上了。很多人还记得一位很出名的海军少将曾经说,这种新技术不会那么早出现在实际装备上,更不会在二三号航母上用。但事实已不同。
2020年9月某一天,诸葛神候张召忠的最后一条视频像突然停下的时钟。再没多余的只言片语,没有了评论区里熟悉的段子,连他那套出奇好复盘时局的犀利语调都被搁在了过去。网友们直接炸了锅:好好一个跟谁说话都带点玩笑味的将军——忽然“隐身”,真有点不适应。朋友说:张局座
提到张召忠,懂点军事的人几乎都知道。这位曾在央视讲军事的专家,总说些让人觉得“离谱”的话——比如“海带能缠住潜艇”“雾霾能挡激光武器”,网上不少人吐槽他“忽悠”,可他偏偏火了快30年,从90年代到现在,粉丝从老一辈传到年轻人,连B站直播首秀都能挤到卡顿,高峰时
美中军力间距,真的不是一场简单数字游戏。见到2025年刚刚过去,中国福建舰再次启航深海,开展跨地域试验训练,简而言之,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很快就正式亮相。以往,不知有多少人死记张召忠得话:即便美国站着不动,中国也难以追赶20年。现在看,你有点想笑吗?状况变化太快
说起张召忠这个人,很多军迷都熟,他是海军少将出身,退役后还老在媒体上聊国际军事话题。1952年出生在河北农村,早年当兵,从海军导弹部队干起,一步步读国防大学,当教官,还升到少将。2015年退役后,开公众号叫局座召忠,写文章做直播,分析全球军情挺接地气的。他的风
张召忠,1952年出生在河北盐山,1970年就参军了,后来上北大学阿拉伯语,毕业后搞翻译,还去伊拉克和英国干过几年活。80年代末开始转军事研究,90年代在国防大学教书,1998年升少将,一直干到2015年7月退休。
十年前,一句“美国就算一动不动,中国也要追整整二十年”甚嚣尘上,在军事评论员张召忠的提及下,这句话被广泛传播,2015年前后,许多人都将其视为既定事实,深信不疑。
说起张召忠,很多人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“局座”。这绰号可不是白来的,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军事战略学博士生导师,国防大学教研部副主任,海军少将!
“局座”张召忠5 年之后重返公众视野,最近受平谷县相关单位邀请进行一场主题为“铭记抗战历史,认清世界战略格局”的专题讲座。网上流传的画面显示,73 岁的张召忠早已经白发苍苍,只不过眼神坚定,神情刚毅,仍然还是我们记忆中的模样。
北京市平谷区科学技术协会微信公众号“平谷科普”上周三(9月10日)发文预告,张召忠上周四(11日)下午2时,在平谷区影剧院主讲题为“铭记抗战历史,认清世界战略格局”的讲座。讲座由中共平谷区委员会和平谷区政府指导,平谷区委教育工委和平谷区教委主办。
现年73岁的张召忠,河北沧州盐山县人,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、评论家,原国防大学教授,海军少将军衔。他1970年参军,1974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阿拉伯语,后赴伊拉克担任翻译并亲历两伊战争,这段经历奠定了他军事研究的实战视角。1992年起,他通过央视《军事天地》等节
2025年9月3日,中国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刚结束,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就对着媒体镜头,一脸认真地说:“我完整看完了整个阅兵式,印象太深刻啦!”嘿,要知道,特朗普这人平时可是心高气傲得很,啥事儿都不轻易放在眼里。
2025年的今天,如果还有人说“美国一动不动,中国追二十年也追不上”,我劝你赶紧看看最近的现实:九三阅兵刚落下帷幕,特朗普在大洋彼岸都得耐着性子看完直播,嘴上送祝福,心里八成咯噔一跳。什么时代了,还信“技术永远卡你二十年”?拜托,世界已经不一样了!
1952年生于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的张召忠,自幼好学。1970年参军后,他从海军导弹部队技术兵起步,后因语言天赋被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破格录取,并自学英语、日语。上世纪80年代,他赴伊拉克担任翻译,亲历战火洗礼,回国后任教国防大学,并赴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深造。